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专业代码:100501K)
一、专业介绍
中医学专业,学制五年,专业门类为中医学。
本专业教育始建于1983年,自2008年开始招收中医学本科二批学生,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一批学生,2021年入选河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35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6人。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1名,河北省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2名,河北省中医药教学名师1人。
本专业教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多方位强化师承教育,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积极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的中医经典等级测试、开展中医辨证和中药技能训练、组织中医学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本专业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以及77779193永利官网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中医思维和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临床应用能力的中医学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全面传承学校百年办学优良传统,发挥学校综合性办学特色和优势,深入贯彻“滴灌”育人和“融通”育人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专门复合型人才,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人才。
培养目标2:培养具有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道德素养。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
1.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1-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1-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1-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1-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1-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1-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1-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1-9: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以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1-10: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2.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2-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
2-4: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
2-5: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以及初步处理的能力。
2-6: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等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2-7: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2-8: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2-9: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2-10: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3.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3-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3-2: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3:重视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3-4: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在医疗服务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3-5: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3-6: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3-7: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8: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3-9: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3-10: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毕业考核方案
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学分,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成绩合格,获得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证书,方可参加毕业考核。
以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方式进行,需要根据提供的病例资料,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证鉴别,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书写一份大病历病史采集;模拟操作完成一项体格检查、一项中医基本操作、一项西医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由考官提问完成诊疗问答。
四、主干学科
中医学。
五、标准学制
五年。
六、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课程实验(实训)、临床技能实训、临床见习、中医师承制跟师学习、实验室开放与社会实践劳动、毕业实习等。
1.课程实验(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资源,在中医基础、西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实验(实训),增强学生对中、西医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训练科学思维,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临床技能实训
主要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各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与中医、西医临床理论课程紧密衔接,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感性认识,掌握常用临床操作技能,为临床实习和各科轮转打下基础。
3.临床见习
第四学期组织医院(社区)见习8周,使学生能够在基础课阶段接触临床,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中医师承制跟师学习及名医名家私淑指导学习
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每周至少半天,为学生提供双选师承制跟师学习机会,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自第五学期始,以私淑指导教师讲座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学有所长。
实验室开放与社会实践劳动
在正常教学以外,将实验教学中心向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开设校内劳动课程并建设实践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开展与中医药相关的实践劳动,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毕业实习
第九、十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主要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等中医临床科室轮转,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同时安排急诊科、心电图实习,培养学生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技能以及急、重症的急救技能。
七、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